回不去的都是故鄉。
——題記
方門,我十歲時跟隨父母在外生活過的一個江南村莊,在那兒我度過了一千多個日夜,站在童年的尾巴上與青春相遇。于此,聊以此文記述我對方門難以言明的,微妙的情感。
一夜未眠,從暗夜中回過頭來時已聽得雞鳴,夜晚馬克杯中的咖啡,無禮地趴在杯底。窗外天色深藍,寥闊無云,啟明星光芒明亮清冷。披衣推開吱呀作響的鐵門——在晨與夜相擁的時刻。
行走在方門曲折狹長的小巷中,晨霧還未消散,在光明中漸漸被稀釋,晨色為藍。早起的著深色衣服的老人在晨光中蹣跚,像黑色的字符。
人影依舊稀疏,獨自跑到村北看老屋的殘骸。穿過南方盈月般的拱門走入破敗的庭院,青石板鋪就的小院枯草荒蕪。青瓦破碎散了一地,暗紅的梁柱在冷風中突兀地立著,搖搖欲墜。殘敗的老屋像一條大魚的尸體。散落的青瓦是它的鱗片,破爛的雕花木窗是它曾流光溢彩的眼睛。它也曾載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度過時間河流,完成生命的旅程。如今它卻沉在河底,在歲月中沉淪。
頹圮的青色磚墻上深深淺淺長滿了碧綠的植物。一株梨樹扎根于墻角,黝黑的枝條在淡藍陳光中顫抖。
扶墻走進老屋廢墟之中,瓦片碎裂的聲音如裂帛。木材腐朽的氣息從廢墟深處散出。抬頭望天,星月像銀白的魚骨??繅嵌紫?,仰望天空的自己像是囿于井底的蛙。
午后在河邊滑冰鞋。冬日日麗,風勢凌厲,天空被清洗得清澈異常。
河岸旁四季常綠香樟在風中啪啪的拍著葉片,每一片葉子都似要被扯離樹枝一般,在空中繃緊了小小的身體,透出破碎的日光與藍空。河面因風起了一層層晶瑩的瀫紋,河底一圈圈明亮的光紋晃晃悠悠,悠悠晃晃。細小的塵埃,孩子們的玻璃珠,碎裂的瓷碗都安靜的的躺在水底。河水清冽。
灰褐色的木槿枝在風中抽動,搖擺,光禿禿的枝頭沉睡著夏日一季的姿色嬌妍。麻雀在風中群起群落。湛藍天空,灰色圍墻,墨綠香樟灰色木槿及流經整個村莊的朱溪,是為方門。
夜濃時出門買咖啡,即使在過年期間方門也還是那么安靜。一座座黑色的老屋在黑暗中靜默。狹窄悠長的西街燈光昏暗,人語稀疏,唯有風大,空氣清冷清新。
許是過年期間西祖廟開放,當地的婦女,老人聚在廟中守夜。戲臺寂寥。瀏覽刻在石板之上的銘文才知道西祖廟已有了千年的歷史,這小小的方門已然是個千年的老者。朱溪盤的楓楊立于溪畔,從清至明再至今。
回家時繞道沿溪行,立于溪上,風沿著河道席卷,披散的頭發在風中翻飛,河面蕩起黑色旖旎漣漪。
回家途中擁抱了河邊的香樟,我知道樹也是有情感的,含蓄而內斂。突然想起一個男人愛上一棵樹的故事,在我心中,那些沉默內斂,內心善良的人就像樹,香樟樹。
這些年隨父母在外生活的經歷約莫十年,總覺得自己像是一直在流光中飛行的鳥,而方門則是立于流光中讓我暫作??康臈鳁?。于我而言,故鄉不是我的出生地,而是我于時光中棲息過,卻再也回不去的地方,比如,方門。
故鄉
本頁字數:1184 | 時間:2023-03-31 15:43 | 來源:網友投稿 | 作者:秩名 | 編輯:小關 | 瀏覽量:
上一篇:抗美援朝71周年 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