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生性高傲,行為豪放不拘,他辭官隱居在山陰,天天游山玩水,飲酒吟詩。在一個雪后月夜里,他喝酒賞景覺得少了琴聲,就命仆人開船連夜趕往戴逵處,拂曉時卻說自己只是興起才來,現在興致沒了就該回去。 【典故】人問其故,徽之曰:‘本乘興而來,興盡而反,何必見安道邪?’ 《晉書·王徽之傳》
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成語名字: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成語發音:chéng xìng ér lái,bài xìng ér guī成語解釋:興:興致,興趣。趁著興致來到,結果很掃興的回去。成語出處:《晉書·王徽之傳》:“人問其故,徽之曰:‘本乘興而來,興盡而反,何必見安道邪?’”成語繁體:乗興而來,敗興而歸常用程度:一般成語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做事成語結構:復句式成語產生年代:古代成語近義詞: 乘興而來,敗興而返 查看更多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的近義詞>>成語例句:張懷芝偕馮同至濟南,中途告別,馮總統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,自回北京去了。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九十一回)成語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的故事-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的成語意思及解釋
本頁字數:445.75 | 時間:2005-01-10 21:39 | 來源:網絡 | 作者:小關 | 編輯:小關 | 瀏覽量: